作者:成谕福 李娟 点击量:0 更新时间:2019/5/21 0:00:00
深静脉血栓是一个及其危急的病症,可以引起腿的肿胀、血液回流障碍、腿部的疼痛。如果深静脉血栓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随着血液流动到肺部,引起急性的肺动脉栓塞、严重的呼吸困难。病人会觉得喘不上气、咳嗽、咳血,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左下肢肿胀两天后,变成了右下肢的两倍大
彩超结果显示,肢髂总及股总静脉已经完全闭塞
4月10日中午12点,市中医院普外肛肠科来了一位左下肢肿胀2天的病人,陈阿姨。考虑到下肢肿胀的病人要首先排除危急重症——深静脉血栓。市中医院普外肛肠科医生李娟紧急对病人进行了检查,瘦弱的陈阿姨左下肢竟肿成了右下肢的2倍,疼痛到不能行走,肤温是凉的。
医生进一步追问病史。原来,45岁的陈阿姨为了再次生育,20天前在市区一家医院做了开放式的输卵管复通术,术后陈阿姨很少外出走动,蔬菜、水果及喝水都比较少,李娟关于深静脉血栓的猜想得到了进一步印证。马上通知护士密切监测病情,加急抽血,完善检查。
深静脉血栓如果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引起栓塞,是十分凶险且致命的。“切记不能乱动,更不能随便按摩,不然可能导致栓子脱落。”医生第一时间与患者及家属认真沟通病情,然后尽管反复叮嘱留陪人。
14时,陈阿姨的凝血结果经检验科的反复确认后,D-二聚体报告了危及值。情况危急,医院检验科立即电话通知普外肛肠科。
考虑深静脉血栓为危急重证,治疗的时间窗口期很重要,如果一旦错过,后期治疗将开销巨大,且收获甚微,在普外肛肠科主任聂红海、主任医师赵树文牵头下,科室立即开启应急预案。联系医院心内科急会诊后,建议立即完善血管彩超寻找找血栓后,即刻转科,准备介入溶栓治疗。
由于病情紧急,市中医院启动绿色通道,加急为陈阿姨进行双下肢的动静脉彩超,认真仔细地寻找栓子的部位,并核实有无脱落的小栓子。彩超结果显示,陈阿姨的左下肢髂总及股总静脉已经完全闭塞。下一步是要预防栓子脱落,防止进入肺动脉,时间争分夺秒。
开通绿色通道
争分多秒破解危急
确诊病情以后,市中医院CT检查室快速启动了绿色通道,加急做了胸部增强CT后,马上将陈阿姨转入心内科,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救治工作。
转入心内介入科后,医生早已准备妥当,立马跟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危重,考虑血管已完善栓塞,建议立刻做滤网放置,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这时,陈阿姨及家属仿佛无法理解深静脉血栓的危急性,竟拒绝了手术的建议。“一旦栓子脱落酿成肺栓塞,九死一生,抢救率极低。”医生反复告知病情,病人及家属仍是不以为然,万般无奈下,医生只能反复叮嘱告知病情并签字后,暂以药物溶栓、抗凝治疗。医护密切关注着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呼吸状况。
后来,经过医生及科室主任的耐心反复劝导下,患者及家属意识终于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同意了介入的溶栓治疗。尽管后续还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但及时预防了肺栓塞的形成,目前陈阿姨的病情也在逐步的康复过程。此次病例尽管有惊无险,可若一旦发生危险,错过了时机,后续的治疗也会事倍功半,赔上的是生命的代价。临床上医患的沟通信任很重要,医生呼吁,希望患者对医生多些信任,在病魔来临时,共同抗争,快速有效挽救仅有一次的生命。
延伸阅读
关于深静脉血栓,医生建议做到四点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是主要原因是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这三大因素。而机械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都会导致静脉壁损伤,手术应激也会增强血液的凝血功能。另外,当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时都会增加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
深静脉血栓的远期并发症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急性血栓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而60%~70%的深静脉血栓会合并发生肺栓塞,90%一95%的肺动脉栓子来源于深静脉血栓。有冠心病、心瓣膜病、肺动脉高压、慢性肺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更易诱发肺栓塞。
急性深静脉血栓一经确诊,治疗越早,临床效果越理想,致死性肺栓塞就会大大降低。对于2周内的急性血栓期,放置腔静脉滤器是必要的。
预防深静脉血栓,医生建议:
1、术后患者可在床上做踝关节屈伸、旋转、内外翻功能训练,通过各肌群收缩,增加腓肠肌泵的作用,改善血流瘀滞状态。
2、多进食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胆固醇的饮食。
3、穿戴弹力袜,收缩小腿肌肉对血管腔加压,加快血流速度,减少或驱走静脉血在肢体远端的淤滞和积聚。
4、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