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清远中医院>> 医疗报道>> 医疗快讯>> 浏览文章

天气转凉又“胃寒”?脾胃专家支招愿您三冬暖

作者:植冠光 点击量:0 更新时间:2018/12/3 0:00:00

天气转凉,市民陈先生总是觉得胃部有寒凉感,时有隐痛,易拉稀便,尤其是进食冷食及在加班劳累后就痛得更厉害,用热水瓶捂一捂会缓解一些。对此,清远市中医院脾胃科专家解释,这种现象就是民间常说的“胃寒”。   

阳虚体质、气虚体质更应温阳养胃


中医认为,“胃寒”是指脾阳虚弱,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常因天气变冷、吃寒食冷品而引发,得温则症状减轻。

  清远市中医院脾胃科专家指出,秋冬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程,此时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是胃病容易发作的时期。所以秋冬养胃很重要,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胃炎或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更应在秋冬季节温阳养胃。

  从中医角度来说,阳虚体质就是“火力不足”,这些人平时手脚发凉,腹部、腰部或膝部怕冷,冬天耐受不了寒冷,喜食热烫饮食。而气虚体质的人则是“短气、少气”,平时讲话声音低弱,容易出虚汗,经常感到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这两种体质的人脾胃功能差,秋冬季节更易得“胃寒”症。

  

      调护脾胃从4方面着手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若脾胃功能差,则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中医养生特别强调脾胃调护,秋冬季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腹部按摩

  右手手掌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由小圈逐渐大圈按摩36次,再用左手手掌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36次,能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2、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秋冬天气寒冷,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素戴个护肚能让胃部更加暖和。秋冬昼夜温差大,晚上用热水袋或温热贴敷贴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3、饮食应温淡软鲜

  阳虚、气虚的人及胃病患者秋冬饮食应以温、淡、软、鲜为宜。进食热食为好,此外饮食应清淡、细软、新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吃过冷、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4、适当进补

中医认为秋冬可进食温阳散寒之品,羊肉、狗肉、猪肚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其中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效,中医认为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补虚损,健脾胃。用于虚劳羸瘦,脾虚食少,消渴便数,泄泻,水肿脚气,等。十分适合秋冬进食。散寒之干姜、紫苏叶、生姜、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可以调理胃寒的病症。

甘味食物及中药能滋补脾胃,比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小米、南瓜等,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山药,中医认为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消化不良,特别适合秋冬时节进食。小米即粟米,能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可用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适于产妇乳少、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饮食不香,可作早餐食用。

冬春季小米粥更适于产妇。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因此,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可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而中医亦讲小米“和胃温中”,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有胃病的患者,秋冬季饮食应以温、淡、软、鲜为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在寒凉季节可适当做到进食热食为好。此外,饮食应清淡、细软、新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建议意见 联系方式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