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清远中医院>> 医疗报道>> 医疗快讯>> 浏览文章

失眠的心理治疗

作者:成卓霖 点击量:0 更新时间:2010/3/16 0:00:00

失眠是一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疾病,有研究证实失眠者存在不良的认知活动。失眠症特别是慢性失眠患者往往对失眠的后果持消极甚至灾难性的态度和信念,而这种负性观念会导致患者对失眠的恐惧,加重焦虑情绪,从而恶化失眠症。患者过分关注不良后果,如把失眠与健康状况下降、美丽容颜甚至死亡联系在一起,因而每当临近睡眠时就感到紧张、恐惧,担心睡不着。失眠患者对睡眠认知的偏差还表现在对睡眠时间认识的偏差,患者往往以每天睡8小时作为睡眠好坏的标准,因此即使睡眠后第2天精力充沛、思维和行为敏捷,患者也觉得自己没睡好;有些人如爱迪生每天只睡4~5h就够了,而爱因斯坦则要睡10h才能正常工作,8h的概念只是人类睡眠的平均数,对个人来说并不是金标准。所以应该让患者清楚地知道,睡眠的好坏,不是以时间多少为唯一标准。虽然睡眠时间减少,只要第2天精神、体力均好,就不是失眠。另外,失眠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神经衰弱、躯体化、癔症、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征。

失眠的治疗主要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非药物治疗主要有睡眠卫生宣教:帮助患者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分析睡眠环境,心理社会应激事件,生活方式,酒药使用,运动等因素在失眠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帮助患者重建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睡眠卫生宣教必须做到个体化,泛泛而论对患者尤其是慢性失眠患者帮助不大。放松疗法:常用的方法有横隔膜式深呼吸(由腹部而不是胸部发起呼吸运动),使呼吸放慢,变深;渐进性肌肉放松,让患者自己体验肌肉群从极度紧张到逐渐放松的全过程,帮助患者进入身心松弛状态;想像可以让患者缓解与失眠有关的烦恼和紧张。其它还有时相治疗、光照治疗等等。失眠的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精神分析、漂浮疗法等等,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认知疗法。Beck,AT提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的,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认知治疗的出发点是针对内在的信念,即改变患者对失眠错误的、不合理的焦虑。在治疗中确定患者的感觉和不恰当的认知,指出这些认知的逻辑性错误,然后鼓励患者学会应用新的观念或看法。失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把治疗后的睡眠时间与质量与没有失眠时作比较,认为自己以前躺下即睡,直至天亮,而现在即使治疗了半个月,睡眠仅好了一点点,因此灰心丧气,焦虑不安。提示他们对睡眠的认知停留在未患病的阶段,没有意识到治疗已给他带来了好处,并且逐渐向“正常”方向发展。故在治疗时要让患者看到每一点进步,树立对照的对象是治疗前,而不是患病以前,只有这样才能对治疗树立信心,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最后我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必须强调的是对于慢性失眠患者除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清远市中医院在今年的321“世界睡眠日”举行大型义诊活动,届时将有中西医心理睡眠专家讲解睡眠知识及中西医疗法,同时进行免费心理测验,欢迎广大市民参与。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建议意见 联系方式 人才招聘